"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幫你喜歡的、真正靠譜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在人生的道路上,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
王新宇老師《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課程
11月26-28日,國內頂級人力資源專家王新宇老師在山大管院新商界50班《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課上,以"理解人性,了解人心"為主題為同學們講授如何痕跡識人,讓組織和員工管理更科學,企業更強大。
人力資源管理,其核心在于選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并且能夠有效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熱情與創造力,幫助員工不斷成長和提高,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此過程中,真正與員工溝通和交流最多的,是他們的上級。在好的人力資源制度中,一個不稱職的管理者,依然無法讓員工感受到工作的快樂,萌生工作的激情;而在一個不盡完善的人力資源制度中,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卻也可以讓員工體會到成長的快樂。
所以,對組織的人力資源規劃,除了建立在戰略發展的基礎上,還必須立足于對人性的理解,對員工人心的把握。
那么如何識人?
王新宇老師講了以下幾點:
①選人看什么?
招聘實際上是尋找能把工作按要求完成或超額完成的人;由于是對未來結果的預期,因此,需要根據其過去、現狀,通過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對應聘者是否具備這樣的可能性做出判斷。歸根結底,判斷的是應聘者是否具備了所需的能力以及能否在企業的現實環境中應用這種能力的可能性,而這種判斷,屬于概率性事件。
②什么是痕跡?
一個人的痕跡,是他/她過去的經歷在其思想上、言談上、行為舉止和習慣上所留下的印記。這些印記的特點,是具有特殊性和難以隱藏性。
因其難以隱藏,所以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真實地了解一個人;因其特殊性,所以有助于我們了解和判斷一個人。所謂的特殊性,是與其同類或相似人群不一樣之處。因此,在對人的觀察中,判斷痕跡的基本要點,是對對方呈現出的與一般人或大多數人或和其同類的人不同的表現,進行挖掘、分析與判斷,而不是簡單根據其外在特點即得出結論。
例如:手機,女性的年齡
一個人在無意識狀態下,表述事物時,無論是細節還是描述,其所用詞匯的順序安排,其實代表的是這些內容在其頭腦中印象的深刻程度。這些都是痕跡。而一個人對事物的印象是否深刻,一般與兩個因素有關:即重復弱刺激和負面強刺激。
痕跡說到底,可以歸結為習慣,思考、說話、做事的習慣。因為習慣難以改變,并且能反映出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這種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就能成為我們對人進行觀察的重要切入點,并且有效性非常高。
痕跡體現一個人過去的經歷,
觀點暴露一個人思考的標準。
造成痕跡的原因有很多,不可僅僅根據痕跡便妄下結論,而是從痕跡入手,通過溝通和邏輯判斷,得出大概率的結論。
課程中,王老師利用大量的實際案例,風趣幽默的語言從戰略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職位管理入手,具體到人員選聘、績效管理、員工培訓、薪酬與激勵、能力素質體系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通過現實的生活與工作中一個個生動詼諧的案例,運用心理學原理引導同學們通過人性的角度深入觀察,理性分析,剖析了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難點,并為其中的諸多"疑難雜癥"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思路及方法。通過與同學們的精彩互動,讓大家從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著眼,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進而領悟其中蘊含的哲理。
在這個新競爭時代,如果說原來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強調的是績效產出,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強調的則是組織能力。如果說原有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需要的是一套制度或工作計劃,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需要的是一個無限強大的"資源調配機制"。人力資源管理的主體是人,所以核心是對人性的理解、引導和好的激勵機制。
班委報告與納新
11月27日課程結束后,班主任謝老師對即將結業的50班同學們寄語祝福;董其軍班長對過去一年多班委所做的工作做了工作報告,并組織了班委納新,邀請愿意為班級付出的同學加入班委組織。幾位同學紛紛表示未來愿意繼續為班級付出,祝愿我們50班未來越來越好。
"青春有夢·勇敢前行"結業晚宴
11月27日晚,"青春有夢,勇敢前行"結業晚宴在南郊賓館舉行。班主任謝老師在致辭中對班委會同學對班級的辛苦付出,以及全體同學對學校教學工作給予的積極支持和配合表示了深深的感謝。希望同學們和學院保持聯系,常回學校看看。
晚會中"互換禮物"是為彼此"送祝福"的環節,每位同學都拿出精心準備的小禮物與現場的有緣人送出。一句句祝福,一聲聲叮嚀,都傳遞著同學的美好祝福。
同窗、同學、同進步,一年多來我們相伴相行、難忘歷程。
有人說:一年的時光,太短了,只是我們生命長軸中的一小段;又有人說:一年的時光,又足夠長,足夠譜寫我們一生的緣分和友誼!
每一段路程的回首和總結,是為了走的更遠…祝福50班同學們未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