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青翠,萬物生長,孟春 2月,春風拂面,溫暖融洽,是學習的最佳季節!追逐春天的步伐,我們的同學也都滿懷學習的熱情,一起來到教室聽課。
2月10-12日,我們邀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圻為新商界高級管理總裁56班同學講授《商業模式重塑與公司價值創造》課程。劉圻教授通過大量的商業理論模型,深入淺出地剖析企業實際案例,其深刻的商業洞察、縝密的知識模型、及豐富多元的精彩解析令同學們感悟頗深,收獲多多。
課程回顧
商業模式關注的是企業賺錢的方式,管理模式關注的是企業如何更有序的去賺錢,而資本模式則關注于企業賺沒賺到錢,以及如何將實業的價值創造演繹為金融的價值創造。公司價值最終源于其創造的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貼現值。
01
課程開始,劉圻教授引用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里的三句詩詞: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以此生動的分析了商業的三個階段:
確立目標、定準方向;
艱苦奮斗、持之以恒;
放平心態、等待到來。
這便是"得到-做到-等到"的最簡單的規律。
何為公司價值?
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與資本模式共同構成公司價值,其中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是基礎,支撐起企業的資本模式,而公司價值則來源于三大模式的協同。
構成公司價值的商業模式有三大要素:關鍵資源和能力、戰略定位和業務系統,三要素之間的邏輯就是企業從資源和能力出發去找定位建系統,以關鍵資源支撐戰略定位,以核心能力駕馭業務系統,從而構建出企業的商業模式。而商業模式的成功則在于獨特的定位和差異化的系統構建以及進行顛覆性創新。
02
對于一個組織而言,適應能力比預測更重要。真正的風險管理,需要用結構去抵抗不確定性。任何成功創業都不是一蹴而就,它是連續性的積累,我們既要懂得量力而行也要懂得借勢而為。
在今天的商業經營當中,對當下風險以及未來的風險管理,一般有四個維度:
企業最應該關注的首先是"破壞性大、發生概率小"的風險,我們把它們歸類為"黑天鵝",即你從來沒有感知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卻發生了。
其次是應該關注"破壞性大、發生概率大"的風險,我們把他定義為"灰犀牛"。"黑天鵝"和"灰犀牛"都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沖擊,這是企業家當下最應該關注的風險事件。
然后是那些"發生概率高、破壞性小","發生概率低、破壞性小"的風險。但是,我們應該謹記一點,"不要因為對小事件的內控過渡,來掩蓋對于重大風險事件的內控不足,我們把所有的細節都做好了,并不能夠避免失敗"。
反觀新冠疫情三年來的經濟大環境影響,真正的風險管理不是去預測未來,而是無論未來怎么動蕩,企業都能夠活下去。
03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時代,差異比優異更重要,試錯比規模更重要。
課上,劉圻教授著重提到,企業的規模越大,在財務上就要越穩健,企業可以在商業上去試錯,但是一定不要在財務上去試錯。
劉圻教授用'折信紙裝信封'小例子,告訴大家做企業最大的資源浪費就是大規模地生產客戶根本不需要的東西。所以,企業家要懂得先小規模試錯,再進行大規模投資。
創新都是連續性的積累,既要量力而行也要順勢而為。
這里,劉圻教授提到了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美洲',改變了全世界的貿易。由此可知,顛覆式的創新,往往是不經意的結果。
新興領域創新,需先進行小規模試錯。
這里提到了'鄭和下西洋',當時東方探索海洋的模式實屬規模經濟,花費大量的資源在新興領域進行創新與試錯,致使入不敷支。而歐洲人探索海洋的模式,叫小規模試錯。這就是我們今天在商業發展創新和企業變革管理里面一定要體會到的。
04
"治理結構決定走多遠,激勵機制決定走多快,管理模式決定走多穩",我們"要做時間的朋友和結構的主人"。
企業的目的是創造客戶。
一家企業從經營的起點(客戶)到終點(利潤),其思維邏輯與組合要素主要包括對企業內外環境形勢的分析方法、對企業自身商業模式的設計思路、對利潤組成的解構以及對應要素的創新理論。
創新進化一般有兩個方向: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的路徑是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模式創新的路徑是從供應鏈到價值鏈再到價值網。劉圻教授以亞朵酒店等案例,深入淺出地解析了兩條創新路徑以及交織形成的企業進化矩陣。
商業模式本質上是"通過滿足需求來實現價值的變現",如果價值設計出現了問題,那么變現就變成了無源之水。
在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時,如何理解"價值"就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價值"不是由提供者決定的,而是由受眾決定的。不同群體對價值的理解可能會存在明顯差異,因此,找準你的價值提供對象(who)和他們真正的價值需求(what)非常必要。
從亞朵酒店成功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從資源和能力出發去找定位建系統,以關鍵資源支撐戰略定位,以核心能力駕馭業務系統,從而構建出成功可行的商業模式。
通過以上案例具體分析,劉圻教授將這些元素進行梳理整合,形成了"一幅圖一張表一句話"的系統設計的清晰論點,將復雜的商業邏輯直觀呈現給大家,并分享了一個概念"護城河":即無形資產、網絡效應、轉換成本、盈利模式等。
05
一家優秀的企業,不但要值錢,還要賺錢。
輸出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從產品思維轉換到價值思維。即消耗有型資產,轉變成無形資產,然后再用無形資產賦能有形資產,創造增量價值。我們的經營不一定要多元化去經營,要盡可能多元化的去引領。
人們的慣性思維是將產品視為價值的最核心載體。但是觀察亞朵酒店的管理邏輯——"彼此賦能",可以看到商業模式創新者已經在打破產品思維帶來的認知限制。
好的商業模式應當"對內可復制,對外有壁壘"。商業模式的強大來源于它被高效率復制的潛力。復制成功商業模式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試錯成本,也為業務規模的擴張帶來新的可能,幫助企業在短時間內捕捉一些市場需求的增量。
小 結
商業模式創新是從0到1,管理模式精進是從1到N,資本模式的助推則是將預期的N貼現為今天的市值,從N到n(now)。是企業價值創造的基本邏輯的新變化,即企業以新的有效方式實現超值盈利。近年來,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前所未有的角力、規模和速度改變著產業和行業格局。管理者需要打破管理思維邊界,提升企業價值管理能力,賦能企業快速突圍,穩步發展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