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國軍事科學院歷代戰略研究室主任和軍事戰略研究室主任,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洪兵教授來山大,為傳統文化智慧領袖二班同學授課——《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
洪兵教授在課程中,對兵道與商道的關系,戰機與商機捕捉的異同,對“將”的素質與領導藝術和企業管理戰略等都有很好的講解,尤其是注重兵法中的系統觀、信息暢通機制在現代管理實踐中的指導意義。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在一個激烈競爭,創新圖存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包括西方企業家或者理論學者都從《孫子兵法》中得到了重要啟示。
現代企業競爭愈發激烈,如何很好地發揮核心優勢?《孫子兵法》十三字精要:以智克力,內力調動。教會你如何運用戰略思維經營當下的企業,提升領導力與決策力;如何在商業談判和競爭中有先勝的思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如何運用“全勝觀念"指引戰略規劃者站在更高、更廣、更深角度分析問題。
“不戰而屈人之兵”,在跨界整合、平臺互惠、資源互補的時代,如何用兵家的戰略、讓企業做大做強!
一、兵道就是商道
《孫子兵法》開篇提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計篇)同理,企業管理也“不可不察也”。在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管理者更需要慎重周密地觀察、分析、研究。
如果企業忽視戰略,僅關注于戰術和執行就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局限性。若無正確的戰略,則無正確的方向。做好戰略五要素:道、天、地、將、法。
道——管理之道:使員工形成整體的價值認同,構建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業文化;
天——審時,用時:認清市場環境,識別發展機會;
地——競爭者識別、分析,資源,定位;
將——企業領導者的素質:要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德;
法——組織與協調: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形成和諧的運營機體。
這五件事對于企業領導者來說非常重要:是加強內部管理的重要途徑,是形成戰略優勢的王道之舉。
二、從捕捉戰機看捕捉商機
孫子在《作戰篇》提出“因糧于敵”的策略。
企業經營者可以采取“借力發力”的方法,利用競爭對手的資源壯大自己企業的實力,這就是孫子所說的“因糧于敵”策略的運用。
依據這種策略,企業經營者應該開發當地的資源,利用當地勞動力進行生產,然后將產品在當地銷售,獲得利潤。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可以使企業減少長途運輸的支出,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競爭中取得明顯的優勢。
三、“將”的素質指導領導的方法論
1、“修道而保法”,健全管理機制。
《孫子兵法》的名言“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軍形篇》)。“修道”,就是樹立為社會、為民眾服務的宗旨,生產高質量的產品,使企業在民眾中有良好的信譽。“保法”,就是要健全企業的規章制度。一個企業把規章制度健全起來,就能如孫子所說的“治眾如治寡” (《兵勢篇》) , 把企業管理得有條不紊,秩序井然,運轉迅速。
2、“擇人而任勢”,推動企業迅速發展。
戰爭要取得勝利,必須“擇人而任勢” (《兵勢篇》) ,這是《孫子兵法》中的又一個重要思想。所謂“擇人”,就是要選擇好的將帥。《始計篇》指出:將帥必須具備“智、信、仁、勇、嚴”五種品質。《謀攻篇》還說:“將者,國之輔(助手)也,輔周(周密)則國必強,輔隙(疏漏)則國必弱。”按照這一思想,企業管理也要選拔具備上述五種品質的優秀人才擔任廠長、經理,這些高層管理者工作的好壞決定著企業的興衰。
在當今企業經營活動策略中,選擇合作伙伴,實現利潤分享是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主要戰略,但在選擇這樣的合作伙伴時要謹慎,如孫子所言“擇人”選將要注重“智、信、仁、勇、嚴”五種品質。在合作伙伴選擇上也要選擇信譽好,擁有與政府和顧客良好關系,具有創新能力和拓展能力的企業。
企業發展要“擇人”,還要“任勢”,即利用強勁的勢頭。
除了“任勢”以外,還要“造勢”。孫子說:“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始計篇》) 即要根據怎樣對自己有利而制定有力的措施。為了使企業迅速發展,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造勢方法,如轉換機制、引進外資、兼并破產企業、創造名牌產品等。
四、“知彼知己”,保證決策順利實施
孫子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謀攻篇》) ,是戰爭中科學的真理。對于企業管理來說,也是行之有效的至理名言:“知彼知己”要求企業的領導者知道和掌握兩方面的情況,即外部環境和企業自身。
洪兵教授對比提出了重要三點:
1、由后向前運作你的戰略。
2、要以企業自身得失的角度思考戰略目標。
3、從共同利益而不是沖突利益運作你的戰略。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
善用比自己更強的人。
真正的高手,沒有對手,只有助手。
五、“未戰而廟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孫子兵法》特別強調要“未戰而廟算”,即在廟堂上舉行會議,預算戰爭的進程和勝負。孫子指出:“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始計篇》)可見“未戰而廟算”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分析客觀和主觀的條件,定出作戰的計劃,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發展企業和經銷商品也必須在事前進行“廟算”,如使用總資本、物質資源、人員才干、市場需求、廠房建設、生產管理、廣告預算、銷售預測、經濟環境預測、年利潤計劃等等。只有對上述這些項目精打細算,選擇有利的環境、適度的規模、暢銷的產品,才能在競爭中勝人一籌,避免陷入困境,取得巨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