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6日,新商界55班同學迎來期待已久的由劉紅松老師主講的《戰略管理與創新思維》課程,劉老師是軍事科學院原戰略部研究員,資深戰略管理專家和心理學家。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0多所著名高校主講企業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孫子兵法與戰略運籌等課程,被譽為"品牌教授"。
本次課程嚴格按照防疫要求舉辦,現場進行了嚴格防疫審查工作,逐個進行"二碼"聯查,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確保課程活動安全順利進行。
01 課程要點回顧
企業家要審時度勢,擁有高強洞察力。先要弄清"我們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審時就是機遇,環境適應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方向,要學眼光、學胸襟、學情懷、學擔當,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
劉老師在課上提到了"全勝"兩個字。
他說:戰略制定者的任務,不在于看清企業目前是什么樣子,而在于看清企業將來是什么樣子。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引領世界發展,中國進入戰略新拐點,我們要做好五大發展戰略: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那么如何做好"全勝"戰略,讓企業穩步上升、騰飛發展?
(一)企業的戰略定位與競爭戰略路線
1、首先是通過產業延伸,專業化與多元化的戰略選擇,確定行業定位。其次,確定產品主導業務定位,要確定市場與客戶定位,解答兩個重大問題,即我是誰、我的客戶在哪里?
2、競爭戰略的基本戰略路線:從產品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從價值鏈低端走向高端。當前,心理消費時代已經來臨,三成消費功能,七成消費心理。這樣的新經濟勢態發展空間極大,要多研究,延伸服務鏈,做產品服務一體化企業。
(二)質量立企戰略
(以量取勝轉向以質取勝)
做好三品戰略:擴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 過分追求速度規模只是戰術成功,追求質量升級才是戰略成功
?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精心行精神(工匠精神)
? 借鑒外國質量文化:創新文化(美國)、極致文化(德國)、精益文化(日本)、設計文化(法國)
(三)企業戰略設計框架體系
戰略是對企業長期性、全局性、關鍵性問題的總體構想及其實施的方法和策略。全勝思想,勝于全勝。"全勝",實質上提倡共贏,贏得政治、贏得和平、贏得人心,企業需要"包容性發展"。
具體需做好以下三點布局:
1、總體戰略
2、經營戰略(競爭戰略)
3、職能戰略(產品線規劃)
(四)企業創新驅動戰略
(中小企業是創新的主體)
1、創新的戰略設計:
A、逆向開發的戰略設計
B、后續開發
C、微創新
2、藍海戰略(差異化戰略)
①何為藍海戰略?
(紅海代表已知市場,藍海是未知市場。)
②藍海戰略的市場定位
a、傳統業務突破性增長
b、新興戰略性開發業務
(五)企業文化戰略與永久持續發展
(解決人的問題就是把企業文化做好)
企業文化的構建有三個維度:
A、以儒家文化為基礎
B、以當代中國主流文化為主體
C、以現實思想和心態為出發點
在課堂上,劉老師不僅教同學們學戰略,課程中更是透出對人的關懷、對人生的思考,他強調"立人先立己,做企業就是要做好自己帶好隊伍,企業家要多學習,學眼光、學胸襟、學情懷、學人格魅力,讓自己眼光高一點,思想更深邃一點……。" 劉老師的博學、睿智與幽默贏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02 共同成長,不斷超越
周六下課后,55班同學舉行了"破冰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通過大家的自我介紹,熔煉團隊,使同學間更加熟悉,加深了同學之情。
03 同學收獲
課后很多同學說,聽了劉紅松老師的課,才知道企業怎么高效定戰略,企業發展離不開創新思維。有同學分享了具體收獲,以下是部分同學課后感悟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