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廣磊的“莓子夢工廠”
【閱讀提示】竇廣磊抱著“想系統地學習企業架構、公司管理和運營方面知識”的簡單想法報讀了山大總裁班。在這里,除去學習管理新知之外,他還有了更多的收獲:通過結識更多優秀的企業家,他內心里多了一份“達則兼濟天下”的使命感。這讓他把目光投向了和自己有著相似經歷的莘莘學子,并有了通過“精準扶貧,帶動創業”想法。
本期學員:竇廣磊,
章丘龍翔樹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新商界高級管理總裁35班
初冬的上午,陽光很好,一抹移動的彩虹忽然出現在蔚藍的天空里,遠處幾只野兔四散跑去。這里是竇廣磊的龍山樹莓園,他的自動化噴灌機器正在給樹莓澆水,長長的水柱在天空畫下一個弧形,在太陽的照射下形成美麗的彩虹,隨著水柱的移動,彩虹也隨之變換位置。樹莓園天然、綠色、有機的生態環境為樹莓的生長提供了最好的空間,而對一手創辦它的竇廣磊來說,這是他夢開始的地方。
艱難創業,前路漫漫
竇廣磊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他在大學時就創辦了“大學生創業”社團,開始進行小規模創業試水。大學畢業后他進入萊鋼集團工作,但是心中創業的小火苗一直未曾熄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接觸到了樹莓種植這個項目,他感覺這個項目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于是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職創業。
“樹莓在歐美有‘天下第一果’的美稱,因為它富含花青素、SOD、水楊酸等成分,可以抗氧化、防衰老、防癌變,這么好的東西中國人卻吃的很少,主要原因就是種的人少。”竇廣磊還意識到,隨著中國市場消費結構的升級,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像樹莓、藍莓這種第三代水果正好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食品需要。
2012年,竇廣磊在家鄉章丘正式開始創業,雖然出身農家的竇廣磊從小就跟土地、莊稼打交道,但是傳統蔬菜和水果的養殖方法對竇廣磊來說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為了科學地種植樹莓,竇廣磊拜中國林科院張清華研究員和山東省林業廳張繁亮研究員為師,認真學習和研究國外發達的樹莓培育技術,并與山東的水土自然環境相結合,進行必要的改良和發展。
但是創業道路總是不那么一帆風順的,擺在竇廣磊面前的問題很多。首先就是樹莓的保存。樹莓成熟后就會自然掉落,正常室溫保存時間也就6個小時,根本無法到達消費者手中;其次就是樹莓的口感,在竇廣磊引進的21個品種中,只有兩三個樹莓口感較為不錯,其它品種口味偏酸,不適合直接食用;然后就是產量的問題,樹莓產量不高,畝產大約1000-2000斤,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再就是單季樹莓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產量輸出不穩定。
面對這些問題,竇廣磊只好轉變經營思路,做樹莓的出口和深加工產品,在龍山樹莓目前的產品結構中,鮮果銷售僅占5%左右,凍果出口占80%,樹莓酒、樹莓果汁等深加工產品占到15%。
產品升級,迫在眉睫
從世界范圍看,國內樹莓目前的產品結構并不合理,國外如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樹莓種植技術較為先進。而在他們的產品結構中,鮮果銷售的比例均超過50%,而且定價較高,利潤空間也比較大。
竇廣磊去這些發達國家實地學習,發現在歐洲樹莓的普及率非常之高,哪怕路旁的小超市都會銷售樹莓,在西班牙,樹莓的價格每斤在20歐左右,在中國,樹莓的價格在100-200元左右,且基本只在一線城市銷售。而竇廣磊的鮮果銷售價格是80元,在價格上優勢較大,只要解決了上文所說的樹莓種植的幾個問題,樹莓就能成為有競爭力的產品。
2017年,龍山樹莓與中國林科院共同引進培育的雙季樹莓新品種實現了重大突破,龍山樹莓作為國內第一批新品種試驗推廣基地,將在國內率先實現樹莓的一年四季上市,打破國外市場壟斷。
雙季樹莓改變了樹莓的口感,使其酸甜可口,適合日常食用;同時解決了樹莓的產量問題,不但可以四季銷售,還可以將產品線向三四線城市延伸;果實硬度進一步提高,有利于儲運,延長貨架期,達到三天以上。
“雙季樹莓的成功培育,解決了普通家庭吃不到樹莓和吃不起樹莓的問題,讓樹莓這種營養保健價值極高的貴族水果走入尋常百姓家。”可以說,雙季樹莓新品種的試驗成功為樹莓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革命性的突破,而竇廣磊的率先出擊使其站穩山東樹莓產業領頭羊的位置,為龍山樹莓的進一步發展贏得先機。
目前,龍山莓園已經在2017年6月份進行了第一批雙季樹莓試種推廣,在未來的三至五年實現樹莓種植基地擴展到1-2萬畝。
現代農業,生態園區
龍山莓園是山東省品種最多,規模最大的樹莓(黑莓、紅莓、黃莓、紫莓)生產基地,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進一步開發園區的產業價值,竇廣磊致力于將龍山莓園打造為集生態觀光、科普教育、休閑康體、會議度假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綠色生態園區。
2015年,借助互聯網,竇廣磊推出了龍山莓園第一期生態采摘活動,活動邀請函一經發出,就獲得了40多萬的點擊量,活動當天,客流量達到幾千人,甚至吸引了很多外國人參加,效果非常顯著。
接著,竇廣磊又在園區開展了章丘龍山樹莓文化旅游節活動;“到章丘龍山莓園采摘魯迅筆下的覆盆子”、“紅莓花兒開攝影大賽”等教學科普實踐活動。龍山莓園獲得了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濟南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榮譽稱號。
“看著園區越來越美,越來越好,我覺得我的夢工廠就要實現了。”竇廣磊站在廠區大門倍感欣慰。
精準扶貧,帶動創業
2015年,竇廣磊抱著“想系統地學習一下企業架構、公司管理和運營方面知識”的簡單想法報讀了山大總裁班。在這里,除去學習管理新知之外,他還有了更多的收獲:通過結識更多優秀的企業家,他內心里多了一份“達則兼濟天下”的使命感。這讓他把目光投向了和自己有著相似經歷的莘莘學子,并有了通過“精準扶貧,帶動創業”想法。
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竇廣磊希望更多有知識、有視野的大學生加入到現代農業發展的隊伍里來。“如果所有大學生都留在大城市發展,那么農村將無人種地,會是多么可怕的局面。”竇廣磊深感責任重大,當年他不顧家人反對執意離開國企崗位,希望能以一己之力率先做出示范。
目前,竇廣磊的龍山莓園已經先后吸引并帶動了10余名大學生回鄉成立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在龍山莓園的核心管理團隊里,也基本都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
除了帶動大學生創業以外,竇廣磊還希望通過好項目的上馬解決農民收入較低的問題。經過多年實踐,竇廣磊摸索出兩種基本模式:一是樹莓產業帶動,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提供樹莓種苗、種植技術,回收樹莓產品,目前已經在垛莊和官莊進行試點。另一個就是龍山莓園的園區帶動,五個扶貧大棚一年帶動貧困戶100家,每個貧困戶每年分紅1000元。
創業五年,潮起潮落,對竇廣磊來說時間就像一疊一疊的幻燈片,作為樹莓行業的先驅者,他不停地探索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道路。作為濟南市人大代表,在2017年兩會上,他提出“構建樹莓產學研科創中心,助力樹莓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呼吁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各部門積極發力,搭建平臺,共同推進樹莓、藍莓等第三代小漿果的發展進程。未來可期。
企業簡介:龍山樹莓致力于樹莓種植及綜合開發項目,積極打造全產業鏈生態樹莓開拓者。2012年至今,章丘龍翔樹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林科院、山東省林科院成功引種第三代黃金水果樹莓(覆盆子),積極營建山東省樹莓種質資源庫,進行優良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工作;建成了山東省第一個以莓果采摘為主題的休閑園區“龍山莓園”,獲評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聯合山東省林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實施土壤改良,將每個品種逐一進行對比試驗、雜交育種,經過五年多的探索,終于實現了重大突破,選育出了適合當地發展的樹莓品種4個,通過雜交育種不斷進行新品種的選育,發明應用了喬木化和密植栽培技術進行試驗,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實現了本地化樹莓產量的翻倍生產,總結出了一套樹莓種植、繁育、豐產栽培技術,為樹莓產業化連鎖基地運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