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在結束山大總裁班課程學習后,為了彌補自己在投資、融資、風險控制等在資本市場上的短板,李爽回到山大投融資與資本運營班繼續學習,開始經常琢磨公司結構治理的相關問題,比如,如何保證投資者(股東)的投資回報?如何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關系?如何提高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本期學員:李爽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總裁二班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投融資與資本運營二班
“早上7點多就要從家出發,驅車一個半小時到達位于濟陽的公司,下午再趕回位于濟南的家,每天早出晚歸,始終覺得對孩子有一種虧欠。”干練而溫和的李爽是3歲孩子的媽媽,還是新三板上市公司山東同智創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一邊是家庭,一邊是企業,李爽始終在奔跑。2004年創業,2015年登陸資本市場,她用11年時間,讓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企,在節能減排市場站穩腳跟,還在“燃燒技術”這個細分領域突圍,走出了一條差異化成長路線,如今已是“工業燃燒技術領導者”。
同智科技疾行的背后,有哪些關鍵節點?李爽和團隊,做出了哪些突圍?
“互聯網+”下的智能轉身
2017年11月10日,同智科技濟陽生產中心,3樓正在施工,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施工,這次,讓同智科技的智能化又向前邁進一步——基于物聯網的遠程智能控制技術,支持遠程設備在線監測、預警和維修系統。“這套系統預計投入400萬元,借助無線網絡技術,我們與設備可以直接‘對話’和‘交流’,這是趨勢。”李爽說,同智科技順應趨勢,不斷創新,創新,正是同智科技成長路上的關鍵詞。
由物聯網驅動的下一代工業革命已經開始,產品和設備都能在使用過程中反饋數據,統計顯示,66%的工業革命先行者認為物聯網是他們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關鍵。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力成本的增加,無人值守的自動控制設備越來越多。比如,自動化生產線、輸配電網等,一旦設備/單元出現故障,會嚴重影響生產或生活質量,這也充分體現出了相應設備/單元的流程和要素的關鍵數據、核心安全數據實時監測的重要性。
李爽主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基于此,同智科技通過以物聯網為基礎的大數據處理技術,將相關設備/單元的運行數據采集到后臺云數據中心,借助于大數據分析技術,預判運行趨勢及潛在風險點,并提供相應問題解決預案,為用戶提供節能分析報告及節能方案。采訪中記者獲悉,同智科技這一創新技術,是以規模擴大和市場擴張為前提的。其技術廣泛應用于環境保護、垃圾焚燒、石油、化工、煤化工、電力等行業,如今已完成了400余項工程項目,業務范圍遍及全國24個省市,與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神華等大型企業集團和上市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如今,同智科技設立了三個中心——濟南設計中心、濟陽生產中心、北京營銷中心,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推廣,環環相扣。
八大核心技術突出重圍
規模和市場的背后,是李爽和領導團隊的一次次突圍。據悉,創立之始,工業燃燒技術控制在央企、國企或科研院所手中,民企要拿什么去獲得市場認可?
李爽的老公、同智科技董事長杜建吉毫不諱言:“技術創新和技術性能,是核心競爭力。”
一家民企,為何能在技術上占據優勢?秘密在于科研團隊。
李爽介紹說,同智科技以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的人力資源及技術資源為依托,匯集了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現場經驗豐富的教授、博士、碩士等專業技術人才,目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百余人,初步形成了集科研、設計、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能力。
同智科技濟陽生產基地,生產車間面積近8000平方米,研發中心2500平方米,員工宿舍、餐廳、休閑區的硬件設施一應俱全,咖啡、酸奶保證供應的創客空間,綠植生機盎然的辦公室、員工照片上墻的宿舍走廊,午餐時間,著工裝的員工整齊劃一地排隊打飯……采訪期間,記者親眼目睹了同智科技的秩序井然。交流中得知,為了招徠人才,李爽花費了一番心思——從員工出發的“柔性管理”是其一。
環保行業年均增長31.86%,作為技術服務和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務商,同智科技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而技術創新和研發,離不開對高科技人才的吸引,除了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薪資,李爽奉行的著眼于人的“柔性管理”,注重人緣、親和、溝通,與員工尤其是高科技人才保持互動、和諧和合作的關系,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并重,追求員工在心理上產生昂揚的精神、奮發的熱情和自覺的行動。如今,高科技人才的進入,讓同智科技有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技術創新能力高于同業。
難以想象,10年之前,同智科技還在濟南高新區租用辦公室,空間狹小擁擠,加工車間貨物堆積如山,混亂不堪,10年之后,其位于濟陽的生產基地,已是澄波湖畔的標志性建筑。
從電力行業到鋼鐵冶金行業,從石油化工行業到煤化工行業,從傳統領域到新型低碳循環經濟……同智科技堅守創新,總能敏銳地捕捉到市場風口。
奔襲資本市場
同智科技發展道路上,有一次關鍵的轉折點——2015年正式登陸新三板市場,這是濟陽縣首家新三板掛牌的工業企業。之后,2016年和2017年,同智科技進行了兩次定增,企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這之前,同智科技曾因為資金失去好多發展機會,丟了大客戶。同時,對于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結構等資本市場的“常識”,李爽還是個“外行人”。據悉,在結束山大總裁班課程學習后,為了彌補自己在投資、融資、風險控制等在資本市場上的短板,她回到山大繼續學習,開始經常琢磨公司結構治理的相關問題,比如,如何保證投資者(股東)的投資回報?如何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關系?如何提高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這是一次攸關同智科技未來的抉擇,自此開始,其開始了資本市場的探索。先是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內控管理體系,健全的三會制度、良好的規范治理架構助推企業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進入資本市場之后,同智科技開始努力尋找潛在投資方并很快收效,2015年12月第一次定向增發,共募集資金1200萬元;2016年2月,第二次定增募集資金1775萬元,引進了產業投資基金,如今,同智科技正在進行第三次定增,尋找戰略投資者。
據悉,同智科技的股本正在快速擴張,2014年末股本1700萬,2017年已經擴張至5100萬元,總資產由2014年的3000萬元,快增到如今的7600萬元,市場訂單大幅提升。
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九大上,習近平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讓中國的現代化有了“美麗”的新目標,對于李爽和同智科技而言,政策的扶持和我國節能環保行業的發展,是走向更高舞臺、更遠未來的機遇。
放眼全球,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環保產業投資占GDP的比重在2.5%-3%,我國2010年環保產業投資占GDP比重僅有1.5%,我國環保產業有很大提升空間,同智科技以原有的燃燒控制技術為依托,逐步邁向超低氮燃燒控制技術及VOCs治理等細分領域拓展業務,下一步,同智科技將拓展產品線——清潔燃燒技術與工藝包,超潔凈排放技術業務;與行業領先企業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拓展業務;進軍合同能源管理,開展設備租賃業務。未來,其將走上以節能減排超低排放、清潔能源利用、廢氣綜合治理利用一體化解決方案的產業鏈發展道路,李爽還有更大的戰略部署——通過并購、跨越式發展打造3個基地,即濟南設計生產基地、北京營銷設計基地和西安研發基地。
企業簡介:山東同智創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同智科技,股票代碼:831770)是一家以先進航空航天燃燒技術為依托,以特種燃燒、低氮燃燒和超低排放技術為核心,專業從事全球化石能源節能系統和低碳循環經濟全面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務商。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工業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燃燒技術、廢氣綜合利用及VOCs治理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擁有國內一流的環境綜合治理能力,是節能環保行業的領導者。公司擁有三大辦公基地:濟北開發區生產基地為節能點火、特種燃燒設備生產制造中心;濟南設計中心為環保中心;北京基地為營銷中心。同時在北京設立子公司積極開拓北京及周邊低氮燃燒市場。
公司始終堅持熱能領域的研究開發并不斷尋求進步, 作為中國特種燒嘴第一品牌、燃燒器研發生產基地和燃燒技術領導者,公司目前主要技術有:超低氮燃燒技術、富氧純氧特種燃燒技術、工業廢氣VOCs綜合治理技術、廢液廢氣焚燒工程技術、火炬氣回收及工業火炬技術、點火及摻燒技術、超潔凈排放技術、酸性氣回收成套技術。在技術創新和技術性能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電力、冶金、陶瓷、玻璃、建材、環境保護及垃圾焚燒等行業,在節能與環保領域取得了喜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和較高的知名度,是企業實現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的新型技術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