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在公司治理架構中,權力不集中、股權均分的分配模式并不被看好,因為,這往往會造成決策效率低,發展速度慢。然而,在山東至盟投資有限公司,這種均分股權、全票決策的模式,卻恰恰在董事長張繼才、總經理杜剛、副董事長鞏慶鑫的演繹下,從房地產業到轉型金融投資,一路走來,三種聲音碰撞出了最優組合的魅力。
本期學員:杜剛
新商界高級管理總裁1班學員
三個山大總裁班的同學,奔著共同的目標,成立了新的公司,并迎來了如今飛躍式發展,這其中,總裁班的學習自然是功不可沒,他們坦言,這種學習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桃園三結義
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意氣相投,言行相依,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干一番大事業,實現人生的美好理想。
這并不只是歷史上才有的情節。
2010年,張繼才、杜剛、鞏慶鑫,三位建筑工程行業的鐵哥們,原本只是山大總裁班的同學,卻為著一個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此前,三人各自都有自己的企業,杜剛、鞏慶鑫從事的是裝飾工程、設計等,張繼才也是出自建筑行業,為某建筑業國企山東分公司負責人。同屬建筑行業的三人,因為志同道合,繼續從熟悉的地產業起步,一起創業成立了新公司。
2011年,山東至盟地產有限公司成立,專注于房地產、建筑、建材、裝飾裝潢設計與施工等領域。在始終追求平等、溝通、合作、共贏企業理念的基礎上,公司立足山東,立志打造同行業中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最具競爭力、最具服務品質的房產品牌。“專業建筑美好未來,科技創造優質生活”,公司先后在濟南、濰坊等地參與開發了多個樓盤,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公司大力推進“以轉型升級引領二次創業”為主題的戰略轉型,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立足于商務區(CBD)綜合開發,通過獨有的一、二級綜合開發模式,積極營造“雙主業格局”,矢志將公司打造成為一流的城市綜合建設運營商。
合伙人制
初創公司如何做股權分配?張繼才、杜剛、鞏慶鑫三兄弟采取的是股權平均制。這種分配模式更像是一種合伙人制,公司所有的重大決策都要獲得全票通過——這意味著,即使有一票反對,決策也是無效的。
曾經有一個投資項目,三人研究了兩個月,最終因為其中一人反對,首期投資2000多萬元的這個項目還是選擇了放棄。
股權平均,絕對民主。這種機制的劣勢是顯而易見的,效率低,實效慢。在存在分歧的問題上,三人常常爭得面紅耳赤,但作出的決策還是要以達成共識為基本條件。這種保守甚至是慢如牛的決策機制,雖然看似低效,但是優點也是很明顯的。
比如,那次歷時兩個月討論依然被放棄的項目,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淀,其間隱藏的風險也慢慢顯露出來。“雖然當時只有一票反對,但事實證明,這一票還是很關鍵的,讓我們避免了一個高風險項目。”事后,鞏慶鑫慶幸道。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更何況,三個人都曾經在不同的企業創造了優秀的個人業績,各有所長。三個人在不斷的摩擦、磨合中,修正了很多東西,也規避了很多風險,而這正是做投資行業非常需要的。
“就好比民主和集中的關系,雖然集中制下做事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決策的失誤率也會很高。一次失誤,就可能造成重大損失;民主制下,雖然效率低了些,也就打個六七十分,可是由于規避了大量風險,總體來看,這種模式的優點還是很突出的。”一路走來,三人比較中意于目前這種模式帶來的收獲。
除了別具特色的決策機制,三兄弟還約定一些規定,比如,不允許個人有第二收入,這完全靠一種契約精神和自我約束,建立在三人共同的價值觀之上。
三個性格迥異、各有所長的人共事,摩擦是難免的,如何才能統一三者在一些問題上的看法?定期召開的三人議會是十分重要的溝通表達機制。“這個會上,只有我們三人參加,可以敞開心扉。”如是這般各抒己見,分析爭論,再分析,最終三人形成了統一的話語體系,達成了戰略選擇的一致,也漸漸形成了相處的默契。
轉型金融投資
“高速擴張期過后,中國房地產行業已經到了危急關頭。”中國房地產行業龍頭企業萬科首席執行官郁亮日前說。
事實上,對于房地產業蘊藏的這種危機,三兄弟早已有所體悟,轉型金融投資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至盟投資公司成立了。
“原來覺得轉型后會輕松,實際上是更復雜了,因為這個行業的技術含量更高,也更加富有挑戰性。”杜剛說。面對這個全新的行業,三個人是完全陌生的。不過,相同的價值觀又讓他們在此后的選擇上觀點一致:要轉型,必須盡快學習補充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其實,關于學習,早在2007年山大總裁班剛剛開辦的時候,張繼才、杜剛、鞏慶鑫三人就成為了首期學員。在做企業的同時,學習提升自己,是三人的一致追求。
對于這次轉型,三人達成了高度共識,有了共同的目標,要實現目標,學習成為唯一的途徑。三人采用了聰明的做法——分頭南下北上赴上海北京不斷進修,這種分頭學習的行動,事實證明,收獲也是多元化的。三個人將從不同渠道得到的行業知識帶回了公司進行分享交流,相互補充,同時受益,一舉三得。
機遇只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正是基于這些前期學習的積淀,在后來的轉型中,至盟投資公司的發展也算順風順水。
至盟投資與清華控股合作成立了清控金信至盟投資管理中心,開展上市公司并購、增發業務,并成功參與和運作了豪威科技跨國并購、誠志股份定向增發、并購慧生能源、盛景網聯定向增發、飛流九天借殼上市等項目。清華系實力強勁,旗下擁有四大綜合性集團,50余家上市公司,其中控股公司17家,參股公司34家,總資產規模達到4700億。
基于與清華控股的緊密合作伙伴關系,至盟投資將清華控股的學科學術優勢,資本優勢、上市公司資源優勢與山東的產業進行結合,實現了產業與資本的雙贏。
兩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全鏈條的布局,公司還發起成立,并持有濟南和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和清資管與清華控股共同管理了2.5億規模的第一期并購基金,已與清華大學、河北發展研究院主導設立并管理人工智能基金和創投基金,基金管理規模4.5億。
以金融助力實業
事實證明,至盟公司的轉型是成功的,而這建立在三人共同的價值觀之上,這包括:以金融助力實業,不忘初心,不該賺的錢永遠都不會賺。
互聯網時代,日新月異的金融行業也一度野蠻生長,法律監管的滯后難免會留下一些管理的漏洞,這讓一些企業有了可鉆的空子。“消費貸,投資回報率500%,你們干不干?”對身邊類似這種的游說和誘惑,三人是絲毫不為所動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有違投資理念。
在“誠信守法,服務社會”的基本理念下,至盟投資秉承的是“產融結合,合作共贏”的投資理念。在項目的選擇上,也更加穩健和保守,個個都是穩扎穩打,最大化地規避了風險。
由至盟直投的新能源環保項目——濟南市“外熱入濟”長距離輸送供熱管網工程項目,為重大民生項目,關注度極高。
該項目總投資53億元,已被列入2017年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外熱入濟”長輸管網工程將在聊城茌平、德州齊河和濟南建設,由于齊河和濟南之間有黃河相隔,供熱管網不可避免要“跨河”。這意味著供熱管網將從地下穿黃后進入濟南城區,有關方面已開展盾構穿黃論證工作。
這次引茌平熱源入濟,規模達63公里,有望成為目前國內甚至全世界最遠距離的“借暖”工程。引入的熱源來自聊城茌平信發集團的工業余熱,不僅經濟性良好,而且該項目環保特點突出,打響藍天保衛戰的背景下,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據初步測算,一旦“外熱入濟”成功實施,每年可實現減少煤炭消費33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2萬噸、氮氧化物排放2萬噸、煙塵排放約0.8萬噸。
企業簡介:
山東至盟地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現代化的大型房產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房地產、建筑、建材、裝飾裝潢設計與施工等領域。公司始終追求平等、溝通、合作、共贏的企業理念,本公司立足山東,立志打造同行業中最大規模、最具有影響力、最具有競爭力、最具有服務品質的房產品牌。
自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專業建筑美好未來,科技創造優質生活”的開發理念,秉承“專業、誠信、高效、活力、親切”的服務宗旨,先后在濟南、濰坊等地參與開發了多個樓盤,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公司正大力推進“以轉型升級引領二次創業”為主題的戰略轉型,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立足于商務區(CBD)綜合開發,通過獨有的一、二級綜合開發模式,積極營造“雙主業格局”,矢志將公司打造成為一流的城市綜合建設運營商。
山東至盟投資有限公司是經山東省工商局批準成立的民營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致力于先進產業投資與金融投資業務。秉承“產業為本,金融為用”的理念,通過資本與產業的結合,推動產業升級,實現資本升值。公司利用自身優勢,本著“合作共贏,優勢互補”的原則,與清華系資本等一流資本聯手聯創,參控股了多家企業,深度參與國家戰略性項目,投資高新技術領域,在資本市場掌握了大量優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