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董其軍,一個心懷管理之夢的測繪軍官,一朝退伍轉業,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不想從商的軍人一定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上世紀五十年代,測繪行業開始在我國初步發展,但當時的測繪技術大多由國家專業單位進行學習和應用,主要用于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期間,因為種種因素測繪行業幾經浮沉,遭遇到了重大的打擊,一度停頓,與世界測繪先進水平拉開了巨大差距,直至七十年代起才重新回歸正軌,中國測繪再次迎來恢復與振興。
而我們這次采訪的主人公——董其軍,正是一路見證著中國測繪從落后走向了世界前沿,與行業發展相伴同行。
本期學員:董其軍
新商界高級管理總裁50班
山東明嘉勘察測繪有限公司董事長
目標明確,果斷出擊
1983年,伴隨著“科技的春天”董其軍走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開啟了他難忘的軍旅校園生活,在這里,他得到了專業系統的測繪知識學習,這為他后來的獨立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董其軍一直以來還有一個管理夢,即便是在校辛苦學習測繪技能時,他也總會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各種管理類書籍,苦心孤詣鉆研管理學知識。
畢業后的董其軍與他的同學一般無二,被分配到濟南軍區測繪大隊工作。但是,循規蹈矩的學習和安穩順利工作并沒有磨滅他心中始終想要突破、創新的火苗。
因為目標足夠明確,在認真工作的同時,功夫不負有心人,董其軍1996年順利取得了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學士學位。擁有了“測繪+管理”兩項專業知識助力,董其軍管理夢的實現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終于在1999年,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放棄了轉業安置于機關單位這個“鐵飯碗”,他下定決心選取自謀職業,開始自己創業。
創業意味著要親身接受諸多未知的風險和挑戰,但是這一次他依然十分堅定,因為這個決定是他在無數次的深思熟慮之后做下的。在交談過程中記者發現,董其軍有著極具鮮明的人格風格特點,他為人直率坦誠,行事利落干脆,待人親切平和;他有著中國軍人身上典型的果決和實干精神,但也時常會冒出幾個與他人不同的新創意;他膽大心細,好似風風火火的急性子之中,又有著敏銳的洞察力……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特點奇妙的在他身上變得和諧統一,這樣的性格讓他或許不是一個完美的下屬,但卻注定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
借助著國家開放民營企業進入測繪行業的第一縷東風,2000年淄博明嘉經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并于2002年更名為山東明嘉勘察測繪有限公司。
慘淡經營,終有回報
創業只是一念之間,但實現卻需要歷經千辛萬難。僅是從組織團隊到正式注冊公司就花費了董其軍一整年的時間,各種材料的準備審核讓人不勝其煩,但好在經過團隊上下的齊心協力,明嘉終于在山東淄博落地生根。
事實上,初期的明嘉雖稱作是一個公司,但實際只有寥寥數人,董其軍雖然作為公司的一把手,也常年“沖鋒陷陣”在一線戰場。他笑稱當時只是一個“五線”小公司,因為市場份額太小,所以只能一邊干活,一邊賺錢買設備,一邊擴張團隊。與現在的市場情況不同的是,當時明嘉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多以國企等事業單位為主,山東西南地區和青島等地的測繪工程基本全部都由國企負責,僅明嘉所在的淄博和煙臺還有私企生存的一席之地。面對這樣嚴峻的生存形勢,董其軍未有過半分氣餒,他始終堅信著實力才是硬道理。
“最開始幾年我們接到的都是小工程,就是插縫干活,干得大多是別人不愿意接的利潤低的活,但是我們公司小,相對成本也低一些,慢慢積累還是得到了很可觀的收益。”
雖然是小工程,董其軍帶領的明嘉勘察測繪團隊也始終保持著高質量、高效率、高標準的工作作風,一來二去之間,也逐漸在業界積累出了很好的名聲。
通過幾年的成長,明嘉的業內口碑和團隊技術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2005年,明嘉承接了尼泊爾加德滿都132KV高壓電力線路建設項目的勘察測繪工作,這是明嘉品牌第一次走出國門。在業務水平和體量大大提升的同時,董其軍也沒有松懈在公司技術資質上的提高,同年,公司一舉通過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并借著前進的勢頭在設立了濟南分公司,正式開啟濟南市的全面本地化服務。
隨后,在2007年,明嘉獲得了國家測繪局頒發的甲級測繪資質,成為山東省內首家獲批甲級測繪資質的民營企業,而且公司的年產值更是首次突破了千萬。就好像是一直一路高歌猛進戰無不勝的常勝軍隊,之后的時間里,明嘉勘察測繪團隊的腳步丈量過了山東省內大大小小的每一地市,明嘉的品牌成功屹立在了膠州、青島、煙臺、聊城、杭州、濱州等多地。
而時至今日,明嘉早已不是當初初出茅廬的模樣,作為山東省勘察測繪行業的領跑者,青島、濟南的地鐵建設的率先參與者,各類省市級的土地確權、地理信息編制工作中都有他們的貢獻,已然在大家的見證下,榮獲中國地理信息產業4屆“百強企業”、3屆“最具活力中小企業”和1屆“最具成長力中小企業”,山東省行業領軍企業,山東省服務名牌企業。
管理有方,體制完備
董其軍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帶領明嘉在數年間飛速成長中,還表現在他對團隊建設的方方面面。長久以來對管理方面知識的學習,讓他在公司的制度規劃和團隊建設上有著自成一派的見地。在山大新商界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他將自己曾經看過的管理技巧在系統專業的課程中加以驗證,與教授們產生了深深地共鳴;另一方面,他也在教授們生動形象的案例中對各種理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這讓他的管理思維變得愈發靈活多樣。
明嘉的業務大多以外派的項目為主,這些項目大多前期投入較大,但見收的時間卻相對較長,因此每一個測繪項目的成功完成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那么如何保證任務在資金預算之內完成呢?對此,董其軍在常規的績效考核基礎上,又實行了承包制。
每一個工程隊在承接任務之前都需要先提交一份規劃細致的資金預算表,在公司評審部門審核通過后,才會正式撥款給承包隊伍,而這筆資金就完全作為他們這次工作的全部可支配資金。如果隊伍在預算內完成工作,那么余下的預算資金公司將作為獎勵全部留給團隊成員,不予回收;反之,如果超出預算完工,公司雖然會予以兜底,但是隊內人員在年末的評選和獎金方面便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這一制度的實施,極大程度的激勵了員工對于工作的熱情,同時也更便于公司對于整體的資金把控安排,達成了雙向受益的效果。
除此之外,董其軍在團隊建設中還是一個格外重視儀式感的人。每年春節的前夕,明嘉都會舉辦隆重的年會,平時一年到頭都分散于全省甚至是全國各地的全體員工都會在這一天共聚一堂。
每一年的年會,從會場布置及各環節的活動安排,包括主持人等都由公司員工們一起準備,大家辛苦了一整年,終于在年末之時有了放松和展現自己的機會,歡快輕松的氣氛之中,彼此的心也不覺得更近了一些。董其軍還把自己之前在部隊和事業單位時每年的表彰工作加入進了公司的年會中來,表彰先進工作者的活動自公司創辦第二年起正式開展,之后的每一年便從未有過絲毫的馬虎。去年的年會表彰環節中,他更是花費了50萬專門在金店打造了數塊大小不一的24k純金獎牌,頒發給公司有突出貢獻、特別貢獻的員工。
“人活著就要有儀式感,這樣員工才會有盼頭,團隊才會有凝聚力。”
董其軍是這樣想的,亦如是而行。當然,明嘉不僅有盛大的年會,還有著申請了自己出版號的企業刊物,在這本期刊中,員工們可以自愿的發表自己原創的文章和詩歌,展現自己的文學風采。如果你有幸走進明嘉的總部,我想你一定也會被公司走廊上掛滿先進個人的榮譽墻所吸引,董其軍向我們介紹到,這一面墻是每年一換的,上面除了照片之外還會細致寫下他們每個人獨特的先進事跡。如此一來,員工的沖勁就會被更大程度的激發,從而企業內部也會逐漸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
提到明嘉的優待政策,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公司已經為60多名員工配置了公務專車,有5名業務突出骨干車價超過三十萬元,一方面提高了員工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測繪行業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走訪勘測來獲取數據,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體的工作效率。同時,公司招聘的員工大多來自于十分平凡的家庭中,公司在給予他們極大地自我提升空間之外,還會適當的予以困難家庭一定優待。
目前,已有許多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年入百萬的夢想,相信在未來還會有更多心懷斗志的拳拳青年在明嘉創造出他們的奇遇人生。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勘察測繪這一工作注定是無比艱辛的,常年的外派任務是日常,每天的日曬風吹是生活。每一個勘察測繪人都是吃苦肯干的,腳踏實地,他們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著每一寸土地,用雙手探測出每一方水土。但他們也同樣是仰望著星空的一群人,他們觸目所及的今日風光,終將在他們辛苦測量的基礎之上生出地平線處的火樹銀光。
勘察,測繪和設計三者是緊密相連的工作內容,今年,明嘉的規劃咨詢設計院正式掛牌,這意味著他們在國土空間規劃業務上又將更進一層樓。董其軍向我們介紹,下一步公司將循著當前的發展道路繼續穩健前行,努力融合設計方面的業務,提高公司資質水平,在做好當前工作的基礎上,迎接下一次發展的機遇。
董其軍作為明嘉公司的董事長,也在不停的進步與攀登,榮獲了第六次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第五次山東省模范軍隊轉業干部,擔任了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不動產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數字孿生技術與應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山東測繪地理信息協會、學會常務理事等行業職務。
山東明嘉勘察測繪有限公司,與民營測繪行業共同成長,助力山東測繪地理信息在國內行業中立有一席之地。我們相信,它的前方依然光芒萬丈,所以,未來也請繼續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大步前行!
企業介紹
明嘉公司,總部位于全國50強城市之一的山東省淄博市,設有第二總部(濟南)、區域中心(青島)、軍民融合事業部、江南事業部及數個分公司、辦事處,是一家集綜合測繪技術、軟件開發服務、工程勘察、不動產評估、自然災害調查評估、電力承裝承修承試、土地綜合整治設計與工程監理等多項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是山東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協會、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常務理事單位,山東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全國48家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之一,中國測繪學會會員單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