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31-88362508

        投融資與資本運營2班馮德國

        做有文化的企業家

        馮德國:做有文化的企業家

         

        【閱讀提示】對眼前這種低迷的形勢,馮德國決定從營銷模式上突破,于是,他制定了3個“三分之一”營銷戰略:就是把將要銷售的房子分成三塊,第一塊,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銷售,以迅速回籠資金;第二塊,以略高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微利;第三塊,以與市場價持平的價格銷售,正常利潤。

        本期學員:馮德國,山東長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投融資與資本運營二班)。馮德國用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打磨自己的產品,用品質成就事業,棄政從商,鍥而不舍地追逐夢想,實現自身價值,立志做有文化的企業家。馮德國非常珍惜在山大總裁班的這段學習經歷。他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企業家可以沒有學歷,但是不能沒有文化,山大的學習就是讓企業家接受文化熏陶,并學以致用。”

         

        可以沒學歷但不能沒文化



        “人有知學,則有力矣”。這是漢朝哲人王充的論斷。近代英國學者培根也強調了同樣的觀點:“知識就是力量”。在馮德國看來,過去,有些人做企業靠膽子大、靠關系、靠投機,甚至專橫跋扈、不學無術,這樣的草莽生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回了。

         

        中國制造逐漸向中國“智”造轉變。以前,企業家學習始終處于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因為絕大多數的中國企業還處在抄襲、模仿、跟隨的“市場經濟1.0”階段,甚至很多依舊走著“摸著石頭過河”的老路子,至今還在秉持“自力更生”的發展觀,遇到難題就關起門來苦苦地思索,以為自己企業的問題外行肯定不懂,別人也幫不上自己。解決不了的,又急著東奔西走,這也咨詢,那也輔導,可惜病急亂投醫,眉毛胡子一把抓,費時費力,到頭一場空,企業還進入了“慢性死亡”階段。

         

        而在中國步入互聯網+時代上,知識的迭代和更新速度是超乎想象的,許多新理念、新形式的蔓延速度驚人,表現在商戰中,你革了別人的命,反過來又成為革命對象。尤其近年來,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常態,企業開始面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和“中國智造”的轉型。這既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淘汰賽,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商機,知識型企業競爭力的作用才真正凸現出來。

         

        堅持學習

         

        要做有文化的企業家,就必須要堅持學習,這是馮德國一直在堅持的。

         

        作為一個企業家,自己可以不學習,但是對手在學習。學習是借助前人智慧,把握時代脈搏,戰勝對手,領跑行業的秘密武器,在新形勢下,改革進入深水區,摸著石頭過河時代已經很難解決問題,人口紅利不斷消失,中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產業優化升級,這既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淘汰賽,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商機,企業家如何有效學習,順勢而為,將決定企業的未來命運。

         

        馮德國從創業以來就始終堅持學習,他在山大總裁班完成了系統的學習之后,還在廈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這些經歷都為他日后的企業管理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一個人的視野、思維模式和人文底蘊決定了他發展最終所能達到的高度,這不僅需要西方管理學、經濟學這樣的理性支持,更需要澄明大道,以尋求一種宏觀上超越戰略的思考和微觀里直指人心的力量,以達修心開智之境界。

        中國企業的發展在學習西方現代管理理念的同時,更要領悟東方傳統哲學智慧的偉大力量,建立基于文化能動性的戰略思維。作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必須重新審視傳統文化,從豐富的思想寶庫中認識事物運行的規律,汲取深邃的文化管理內涵,借助東方文化精華促進管理技術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這都是馮德國始終在追求的。

         

        境界和胸懷



        “觀念+理念+信念”是馮德國總結出來的商戰秘訣。觀念是通往金庫的路,理念是打開金庫的鑰匙,信念則是掘金必須要堅持的。馮德國堅信,只有邊學邊發展,提高了境界才能把握市場、駕馭市場。

         

        2013年,正值地產業進入發展的低谷,地產商拿地都變得異常謹慎和小心。這時的馮德國偏偏不信邪,他依然入手了一塊地,用于地產開發。對此,周圍的朋友七嘴八舌,并不看好。對眼前這種低迷的形勢,馮德國決定從營銷模式上突破,于是,他制定了3個“三分之一”營銷戰略:就是把將要銷售的房子分成三塊,第一塊,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銷售,以迅速回籠資金;第二塊,以略高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微利;第三塊,以與市場價持平的價格銷售,正常利潤。

         

        看到這樣的營銷方法后,地產業的同行都認為他肯定會賠本,可事實卻大相徑庭,第一塊賠本賣房子很快被搶光了,賠了一些本錢,卻節省了大量銀行利息,第二塊和第三塊盈利。這一過程因為大大縮短了產品回籠資金的周期,不但沒有賠錢,反而在當時低迷的市場背景下小有盈利。企業的發展,規模小的時候可以靠精明,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企業家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胸懷和境界,一年的山大學習,讓他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他經常提醒自己,“寧可不賺錢,也不能耍‘小聰明’,只顧眼前,必會失去未來。”

         

        企業家精神



        在馮德國創業之前,他曾是央企山東分公司的高管,位高權重,衣食無憂,但在他看來,有價值的人生才更值得尊重。辭去公職創業,可以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中國企業家歷來不缺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情懷,傳統文化思想的修煉有利于企業家精神的養成,有利于文化氣質與企業家精神的巧妙結合。企業家的任務不外乎做人和做事,做人包括做好自己,識人、用人、育人,確立好企業文化。做人要志存高遠、胸懷寬廣、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做人決定做事的方向和高度。用傳統文化要義之精神,為當代企業家注入王者之風范,為當代企業注入騰飛之氣象,成就完美企業,完美人生。

         

        所以,企業家最重要的角色應該是企業的精神領袖,他不僅要讓企業創造的財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要具備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整個企業的影響力,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影響企業,影響社會的進步。

         

        豐富的經歷、經驗和智慧,讓馮德國成為了長城集團當之無愧的精神領袖,他用自己的高境界和水準形成了一套核心價值觀:誠信、創新、融合、奉獻。這成為公司內部員工的行為準則。

         

        品質追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讓馮德國印象深刻,他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品質是消費者非常看重的,對房地產行業而言,就是要以工匠精神做高品質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品質對于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日益明顯,產品品質的好壞是企業有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之一;提高產品質量是保證企業占有市場,從而能夠持續經營的重要手段。一個企業想做大做強,就必須在增強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努力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

         

        2006年4月,集團分公司——泰山實業肥城分公司成功競買肥城龍山腳下一方寶地,建設了國泰·現代城項目,該項目被第20屆泰山國際登山節泰安市住宅與房地產十年成就展第四屆房產交易會組委會、泰安市房管局評為“精品樓盤獎”。國泰·現代城的建設引領帶動了房地產業在肥城的發展,極大提升當地房地產業的品位和城市形象。

         

        縱觀國內外,每一個長久不衰的知名企業,其產品或服務,都離不開過硬的質量。所以,品質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的靈魂,任何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要千方百計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不斷創新和超越,追求更高的目標。一個企業唯有不懈追求,精益求精,方能處于行業領先之列。這也是馮德國的企業始終追求的。

        ×
        在線報名
        一鍵報名 免費試聽
        *信息加密,不外傳,請放心提交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_国产亚洲精品不卡香蕉久久_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_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 综合亚洲日本日日摸夜夜添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 | 日本久久夜夜一本婷婷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婷婷丁香狼人久久大香线蕉 | 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 |